中国网9月30日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迈向健康城市之路》发布会于30日上午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深圳、北京、上海、珠海、杭州、广州、宁波、佛山、苏州、无锡等十座城市居2015年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其中,深圳市的健康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1,北京和上海综合排名分列全国第2和第3位。珠海由于健康文化指数和健康环境指数表现突出,首次进入全国健康城市前十,位居全国第4位。
值得关注的是,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亚健康城市占比较高,全国仅有28座城市处于相对健康发展状态,包括深圳、上海、佛山、苏州、杭州、宁波、广州、长沙、绍兴、东营、无锡、厦门、镇江、中山、温州、扬州、龙岩、岳阳、福州、滨州、湘潭、大庆、西安、昆明、株洲、潍坊、泰安、银川。东北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持续下滑,北京的环境健康指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报告也强调,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数据表明中国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5%,且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也较为均匀;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已占死亡原因的80%。居民的健康需求已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中国需要进行医疗保健的老年人将不断增加。据估计,到2020年,老年人人数将突破2000万,老年群体规模庞大,加之老年医疗保健有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蓝皮书分析认为,老年医疗保健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发展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这关系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通过老年预料保健提供的专门性的监测、预防、诊疗,尽可能地降低突发性疾病对老年人的伤害,将为老年人提供周期性的健康改善。
据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5岁。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宋迎昌表示,增长不等于发展,寿命增长的同时更要提高生存质量。
高电位疗法作为医疗保健的其中一种方式,通过产生仿生物电场,把使用者包围在电场内,通过电场的沐浴让电离子进入人体,为细胞重新注入人体所需要的生物电能,让细胞重新焕发活力,对由细胞组成的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人体九大系统进行改善,让它们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让人体保持更好的健康状态,提高使用者的生存质量,对慢性病和亚健康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的效果,至今在日本已经有6000余家各种级别的医院及医疗保健机构,以及100余万户家庭在使用。不仅在日本为人们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同样也在服务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并且同样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信在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和政府所提出的健康战略下,高电位行业的发展将越发大势所趋,势不可挡。